【韶华文学】原创习作:当真“宽厚仁爱”?(潘懿锟)

来源:www.lbj222.com 发布时间:2016-09-18
【韶华文学】原创习作

当真"宽厚仁爱"?
 
(2015级高中5班潘懿锟)
 
  布衣之身,提剑三尺。平天下,创基业。
  刘邦实在是历史洪流中最不能为人忘却的一抹光亮,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太富有传奇色彩,而后创下的伟业又如此之辉煌,从此汉人正式立足于华夏大地,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与璀璨文明。

\
 
  明太祖朱元璋曾评价刘邦说,"……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历代文人政客的种种评价都表明,楚汉相争,刘邦之所以得天下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刘邦德高望重,从谏如流,为人宽厚忠信而善得民心。读来史记,我却对这样的评价产生了一点怀疑。
  汉高祖当真是宽厚仁爱的圣贤吗?
  肯定自然是有的。刘邦曾经的确游手好闲,但因胸怀大志,从谏如流,慢慢修正自身的不足,着贤臣猛将共筑江山,与他的宽厚仁爱是密不可分的。
  沛公贤明,方才吸引来一批像张良、韩信、樊哙这类能人。他意向,并且也有这个本事令他们始终忠心耿耿地跟着自己攻打江山直到全国一统。就拿他的对手项羽来说。项羽刚愎自用,有范增这一位天才却不能在鸿门宴上听从他极富远见的计策,反而几度猜疑,逼得范增落得告老还乡,病死路上一个凄惨的结局。而刘邦却恰恰相反。鸿门宴的危机关头,他惊慌之余格外尊重谋臣张良的意见,几度询问他"为之奈何?"最终成功脱险。鸿门一别,历史的滚滚车轮悄悄转向,楚汉之争走向新的转折。
  刘邦的贤德仁爱,是受百姓认可的。怀王的老将曾力荐刘邦先入主关中,言之"独沛公素宽大长者"。之后的约法三章、大赦天下、分封功臣,无一不是体恤人民百姓、赢取人心的极佳举措。人民挑选自己认可的君王,从来都是极为严苛的。而对刘邦的认可,就源于百姓相信刘邦会是一位仁爱大度的好君王。
  的确,百姓是这样认为的。
  读史记读到后面,我便愈发觉得奇怪。为什么之前忠心耿耿跟随刘邦建功立业的功臣,纷纷举兵谋反呢?难道刘邦的开明宽厚不足以令他们追随吗?还是这些人本就是见利忘义的人,在有了自己的一方繁华天地后便立即换成一副冷峻的模样,将尖利的矛头指向自己的君主呢?
  这个猜测我总认为有些的勉强。那些开国元勋,无一不是经历战争时期腥风血雨而留下的精英,曾经生死存亡都不能动摇他们高贵不屈的灵魂,难不成区区一片封地的荣华富贵就将他们的灵魂牵着鼻子走?未免令人难以相信。
  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据,反观史记,不免令我更觉奇怪。司马迁记事,一向详略得当,可是连年老将谋反,可是汗青上留下的却是"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东并荆王刘贾地,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高祖自往击之。立子长为淮南王。"诸如此类简短的语句。有点让人摸不出头脑。
  但是古代写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微言大义。
  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铲除掉谋反的老将后,城池不能没有镇守的将领。然而刘邦分封的将领,无一都有一个共同点——姓刘。
  从刚刚建国立业的皇帝的角度看,第一个让他不放心的就是在各地的异姓王。他们都有兵将,有的还有三心二意。第二个问题就是其他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威胁。刘邦从做了皇帝,到最后病死,中间有八年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解决这些让他不放心的问题。
  他先收拾的是韩信。在公元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大家向刘邦建议举兵讨伐。陈平却反对说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善于用兵,发兵很难取胜。他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然后再抓他问罪。刘邦依计行事抓住韩信。韩信听到对他的指控,大声喊冤:"古人说的果然不错:‘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平定,我这样的人也早就该烹杀了。"刘邦苦于没有明确的证据,便释放了他,但降成了淮阴侯。自己拼劲毕生精力替自己的君王打下一片大好河山,临了却是过河拆桥。素有一身侠气的韩信又怎能甘心这样的猜忌与陷害呢?谋臣武将心中,凌驾于金钱生命之上,扶持自己为之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的,恰恰是他们君主的信任与重用啊!顶着淮阴侯的职位,即使是温饱自足的日子,也是酒醒梦碎之后的悲凉与凄苦。曾经的运筹帷幄军帐中最终仅仅化为酒鼎之中的一汪泡影,如今却只剩下日日仰天长叹,敌国破,谋臣亡。
  第二年,韩信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袭击留守都城的太子和吕后。但还是事情败露。吕后采用了萧何的主意,将韩信诱骗入宫抓捕,最后被斩于长乐宫钟室,留下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
  臧荼、张敖、彭越、韩信、英布……这样的杀戮接踵而至。谋臣将士的满腔热血染红了大汉的壮丽夕阳,最后时间流逝,时光吹得血迹干涸晕成浅浅的红痕。最后,只有长沙王吴芮苦熬到了新的黎明。
  不难看出,史记中记载的高祖平复叛乱,斩杀叛军,最后坐镇郡国的长官,无一不是"刘"姓的后代。这样的目的显而易见,为了曾经的白马之盟,刘邦不惜一切代价。他宁愿狠心冤枉忠心耿耿的手下,也要来巩固这辛苦打拼的江山社稷。
  他需要巩固皇权。放眼历经战乱终于归于一统的华夏大地闪耀着自己耗尽的心血,他急切地渴望着"家国一体"局面的再次出现。终于利益占据的理智与情感的上峰,他变得怀疑猜忌。大臣们原本合乎情理的行为,经过刘邦惶恐内心的加工与催眠,一切的行动都变成了直指他的国家的利匕。
  说刘邦仁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固然没错。
  有意思的是,他懂得要宽厚仁爱,也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对谁宽厚仁爱。
  推翻旧的政权,刘邦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心知肚明。在秦王暴政剥削的年代,赢得民心与将领的忠心,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为了胜利,他必须要从一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变成一位宽厚大度的统帅。
  那么有一天,功成名就,终于是万人之上。雕工奢华的龙椅就在身下,抬眼望去是俯首称臣的千万人民。他开始恐慌,开始彷徨。因为位置越高摔得越狠,他怕有一天自己也被人硬生生拽下这座险峻的高峰。区区草民不足为戒,而对自己权利构成最大威胁的,便是能力最强、最了解他的那些开国元勋了。
  ——于是结果显而易见,对百姓的仁德,是为了赢得民心巩固政权。对开国元勋这般无情,也是为了削弱相劝巩固皇权。
  尽管不愿相信,但也不得不承认,人总是自私的。这位"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位皇帝",他的宽厚仁爱,还需要再行斟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