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二京外实践教育活动纪实报道一】5月10-11日各支分队活动

来源:www.lbj222.com 发布时间:2017-05-12

  高二年级5支分队在5月10日向实践活动地点进发,5月11日完成了第一天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收获良多。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快乐而充满意义的旅程吧。
 


河南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展红旗传承不朽精神  访殷墟重温先民历史

     带队教师:阮守华(领队)  刘刚  田祥彪  高嘉敏  李婷婷

     参与班级:高二(1)班 高二(7)班

     实践地点:河南

 

2017年5月10日晚10:30,www.lbj222.com 高二(1)班和高二(7)班的64位同学,在5位老师的带领下坐上火车,开始了河南之旅。 

\

图1 开启征程 

经过5个小时长途跋涉,我们于凌晨4点抵达了河南安阳火车站,尽管大家都很疲惫,但是我们还是满怀期望地开始第一天的旅程。河南行第一天,我们的行程是:参观红旗渠博物馆,学习红旗渠精神;八公里徒步,一路沿着红旗渠到达青年洞,体会先烈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午饭后,坐车抵安阳殷墟博物苑,亲身领略殷商历史风采;最后,乘坐大巴离开安阳,前往河南行第二站——开封。 

伴随着朝阳的慢慢升起,我们来到了红旗渠博物馆。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起步,蜿蜒一千五百公里,将漳河水引向林州大地,十易春秋寒暑。她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她见证了红旗渠儿女“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历程。

在参观红旗渠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当年三十万工人修建红旗渠时留下的草帽、水桶,也看到了当年奋斗在太行山脉的人们行走在悬崖峭壁上的照片,我们被他们不惧危险的精神深深打动。 

\

图2 共观分水岭

随后,我们来到了红旗渠的分水闸,亲自沿着红旗渠渠道走到了青年洞。一路上,同学们克服了长途跋涉的劳累。站在青年洞上,同学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欢笑,为突破自我感到骄傲!时空流转,穿越千年。林县人们把愚公移山的神话永远定格在太行上,更把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镌刻在了这座太行丰碑之上。岁月向后,梦想在前。追梦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实现中国梦既需要显形的外在物质力量,更需要无形的内在精神力量。红旗渠精神不仅在过去的岁月里大放异彩,而且将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时时提醒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怕困难,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

图3 登上青年洞

 炮声隆隆浓烟起,悬崖绝壁壮士忙。一双大手改山河,太行顶峰人造江! 

下午,我们乘车来到了殷墟博物苑。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的,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文明!

一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映入了眼帘的便是司母戊大方鼎。紧接着我们沿着历史回廊,在导游的带领下“穿越”回到了殷商时期。馆内收藏着许多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例如:甲骨文、青铜器等。跟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看到了几千年之前的生活缩影。我们深入的了解了殷商这段悠久的历史,为此感到深深的震撼。

\

图4 观鼎 

郭沫若说:“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殷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短短的殷墟之旅,同学们收获颇丰,可谓不虚此行。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尽管有些疲惫,但是收获了许多在平时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家也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期待!

(撰稿:高二(1)班 祁萱 郝耿立;高二(7)班 吴昊 刘奥

摄影:高二(1)班 付元辰;高二(7)班 郭浩东)
 


杭绍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南国之约情思遥寄  杭绍分队扬帆远航
乌镇水乡文学徜徉  西湖喷泉凌空飞翔

     带队教师:张桂霞(领队)  杨毅  马广明  张志刚  李志强

     参与班级:高二(4)班 高二(6)班

     实践地点:杭州、绍兴

 

2017年5月10日下午四时许,www.lbj222.com 高二四班、六班的同学们踏上了前往杭州的旅程,随着列车缓缓启动,随着悠长的汽笛声,我们的思绪也飘向了远方。

\

图1 乌镇合影

次日上午九时许,我们终于踏上了杭州这片净土。中午十二时许,刚进入乌镇,便可看到河流交错纵横,乳白色的小楼,灰黑色的房顶,淡蓝色的天空配上几多飘逸的闲云,让人见了好不快哉。下车后,走进乌镇景区,踏在早已被游客踩得光滑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能够听到他们诉说千百年来的人间沧桑。一切都很祥和,乌镇像是一位历尽沧桑却又精力充沛的老人,张开双手拥抱着每一个到来的旅人,掸去旅人肩头千里的灰尘,换上一身素衣,徜徉在古镇的慈祥之中。文化是无阶级的慰藉,而慰藉的对象,就是欣赏他的一切人。

到达乌镇,带着一份热诚,我们走进了木心纪念馆。木心是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他的故居坐落于乌镇不起眼的巷子中,周围是车马喧嚣。但小镇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木心,孕育了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走进木心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生前的照片,同学们纷纷拿出相机拍摄,从这些陈旧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木心当年的容貌和意气。同学们对每一件画作都精心观察,用心感受。研学组来到最后一间屋子,里面陈列着木心诗稿,面对一首首精致的小诗,同学们渐渐话语变少,脚步放轻。沉浸在这些诗所营造的氛围当中。

\

图2 木心纪念馆

乌镇里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茅盾故居。在这里,茅盾度过了他的童年、青年和暮年。茅盾先生出身豪门望族,童年时,他的家也是他的塾堂,七岁时他的父亲便亲自对他启蒙,无论是对祖先的尊敬,再到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热情,这些优秀的品质,有很大一部分形成因素是来自于家风的,只有重拾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对文化最大的尊重。

\

图3 茅盾纪念馆

在乌镇的时光转瞬即逝,漫步在离别的水边廊道上,再看最后一眼水边的小屋,在水边洗衣服的老人将美丽镌刻在了乌镇每一道皱纹上,这个城市年纪越大,越有味道。

晚七时许,经过漫长的等待,音乐喷泉蓄势以待,伴随着美妙的旋律,一条条水的五彩光带如同绰约仙子翩翩起舞,随着节奏,随着绚丽的灯光,水的光华在西湖之中迸放,带给人们以陶醉,一声声赞叹此起彼伏。二维喷头、跑泉喷头、高喷喷头、次高喷喷头、彩虹喷头、气爆喷头、气动水膜喷头,七大喷头配合LED的灯光渲染带给大家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这便是自然与科技的结合之美,这便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无可挑剔的诠释!

夜深了,即将入睡,我想经过一天和杭州的初识,每一个人的心都激动了起来,都会更加期待明天这位中国南方的美人即将带给我们的精彩! 

撰稿:张逸之、赵伯言、李群、张浩然、陈思航 / 摄影:李晋哲、马依琳 / 指导老师:张桂霞、杨毅


安徽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游徽州品建筑之美  刻竹雕践工匠精神

     带队教师:侯爱琴(领队) 赵虹华 范晓媛 王蓓 屈卫国 马福浩

     参与班级:高二(2)班 高二(3)班

     实践地点:安徽

 

2017年510日下午作为十二中高二社会实践课程的践行者之一,我们开启了“水墨人文,徽州寻古”课程之旅。

\

图1 开启徽州之旅

无论是在校园踏上大巴车之际,还是在北京南站排队时,还是在高铁上经历六小时长途跋涉后,我们都践行着十二中的行走之礼和活动之礼---我们做到了安静、有序,礼让。

\

图2 在路上

5月11日我们走进了依山傍水的古徽州村落--西递。在高大显赫的“荆藩首相”牌坊下,我们齐诵《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使我们以一种虔诚敬畏的心态去寻找徽州的人文内涵。古徽州的村落聚族而居,独具特色,这里白壁青瓦马头墙、水口园林,翠竹绿树掩映,这里与大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建筑特点遵循“商不向南,战不向北”。室内最有特色的就是厅堂内的“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者谓之“武”,方正者谓之“文”。穿行在深巷之中,我们还发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他的楹联,各具特色,体会了他的楹联文化。我们从此看到了徽人对后辈的告诫。例如“二字箴言惟勤惟简,两条正路曰读曰耕”,再比如“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我们深深地体会了徽州人溶于血液的忠孝传家,宽仁守正的精神特质和根植于心的文化自信。

\

图3 寻梦少年

正午时分,我们来到了徽字号博物馆,亲自体验了四大雕刻技术(竹雕、砖雕、木雕,石雕)之一的竹雕。我们的体会是静、悟、韧。动手之后,我们的第一个体会是静。《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说我们唯有静下心来才能进入竹雕的境界。第二个体会便是悟。拿到制作好的竹板之后,我们按照师傅们教导的要领,用小刀按轮廓,把刻刀倾斜到一定角度,用刀刃先翘起一个小边,再顺着竹子的纹理,一刀刀刻下。再经过砂纸打磨,用毛笔仔细涂色,吹风机烘干,最后拼接,串成竹简。经过了竹雕雕刻之后,我们发现,不能光用蛮力,要找到巧劲方能事半功倍。第三个感受是韧。从一笔一划中体会到了“韧”的重要性。一开始我们都想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挑选笔画较多的底板,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不到半个小时,有的同学手已经感到了僵硬,部分同学手上冒出了水泡。匠人精神中最重要的是作品的灵魂,我们在过程中对班训和校训都有了更深的体会。

\

图4 刀落处处知不易,竹简片片见匠心

 

\

图5 一雕一琢,来之不易

傍晚时分,我们漫步在徽州的老街,完成了今天的最后一个任务--做春卷。我们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金灿灿的春卷,真香啊!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

图6 同学们在师傅的指导下制作徽州美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www.lbj222.com 的八气修身,书写着我们自己的传奇。

 (撰稿:李寰、王悦琦、高彤 / 摄像:杨宇轩 / 指导老师:侯爱琴、赵虹华)


西安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习古都文化之清香  览长安美景之风韵

     带队教师:郑栓平(领队)  浦仕毕  兰宁静  张晓彤  王金

     参与班级:高二(8)班 高二(9)班

     实践地点:西安

 

伴随着黎明的到来,我们在经历长达十五个小时的火车旅行后,终于抵达了拥有五朝古都历史的西安。

人们常说:“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一提到西安,人们必定会想到兵马俑。而我们也不例外。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望着那冉冉升起的充满着青春活力的朝阳,我们由衷的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

\

图1 秦始皇兵马俑大门集体合照

在我们的想象中,古老的兵马俑和那些普通的展品一样摆在陈列台上向游客展示着历史。而站在兵马俑几大坑前,我们的一切想象都被颠覆了。一列列陶土烧制的数不胜数的士兵和战马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面前,他们是那样的庄严肃穆,岿然不动地守护着秦始皇陵。那浩大的规模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不由得被这些生存在遥远的秦国的工匠具有的精湛技艺和严谨精神所折服。这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工匠精神”的思考。现在所推崇的“工匠精神”自那时起便已存在,随着历史的推进,这种精神却逐渐被我们遗忘。但是,作为大十二的学子,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而这就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带给我们的感受。

\

图2 兵马俑图片

紧接着,我们下午就到了中国四大皇家园林之一的华清宫。仰望青青骊山,俯视悠悠湖水,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人文之花更显绚丽。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经作为帝王离宫而名扬四海。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唐御汤遗址和西安事变旧址了。

海棠汤,带我们回归历史,感叹美人坎坷。唐玄宗的御用莲花汤,形制宏大,尽显皇家威严。曾经的双莲喷头亭亭玉立,为帝妃二人爱情见证。唐太宗的星辰汤,南峭北柔,山川星辰尽收其中。以及太子汤与尚食汤,无一不使我们惊叹不已。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感慨,就算是辉煌的皇家御池,千年之后也只能化为黄土。只有那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事物,才能被历史铭记,愈久愈新。

\

图3 同学围绕温泉照片

西安事变旧址,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墙上斑驳的弹孔,玻璃的碎片,展现了那个年代的动荡飘摇。我们登上骊山,从五间厅到兵谏亭,一路走来,越觉当初不易。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当下,才对得起当年无数人的付出。

告别骊山,我们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中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安城墙,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明城墙。阳光从四面八方照到明长城上,更显规模宏大和历史韵味。听着导游为我们介绍正楼箭楼和匣楼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它们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中国古代人民面对战争的境况。之后的自由参观时间我们进入了箭楼,箭楼内部非常凉爽,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我们赞叹不已。

\

图4 同学参观古城楼

一天的实践,从秦始到近代,文化贯穿其中。我们只能努力去听,去记,去感受。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历史,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前车之鉴,当今之成。

(撰稿:高二9班 张璐矾,周子睿,王澜,王云锦)


江苏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访名城缅怀先烈  探古迹揽胜金陵

     带队教师:姜政(领队)  白雯  邹志宇  王红梅  于秀琴  鲁营霖

     参与班级:高二(5)班 高二(10)班

     实践地点:江苏

 

5月10日出发

这一场旅行,的确是期待已久了。

午后,其它班的同学陆陆续续离开了学校踏上了,似乎每每多出一间空教室,江苏分队同学的心,就多一分躁动,和向往。

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同学们也终于迫不及待地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行囊,虽然多上了三节课,但同学们的兴致丝毫不减,每一个人都在用最好的状态准备着,期待着这来之不易的旅行,朗诵声,言笑声,响彻整个教学楼,而此时,夕阳正好。

\

图1 出发留念

暮色,渐渐在西山的那边淡去,圆月,伴着北京站清亮的钟声出现在头顶,而我们,在近两个小时的等待后,也总算在列车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所有的幻想,在这一刻,变得如此真实。

列车,匆匆地,在月光和夜幕下飞驰,车厢里的人,有的早早进入梦乡,许是为了第二天充沛的精力,但更多的,是伴着歌声,在车厢的一隅,彻夜未眠,望眼欲穿。

列车,会在金陵古城的中央停驻,而我们长达四天的旅途也将在那一刻正式开始。

这确实是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对于我们来说,有些可能是偶遇初逢,而有些可能是故地重游,但我们都希望我们将满载而归,不虚此行。

南京,无锡,苏州,那些城,那些故事,让你们久等了,而我们,终于来了。

(文/高二五班 刘宇昂)

 

5月11日抵达

步出车厢,南方特有的潮湿水汽扑面而来。

金陵,这座六朝古都的空气中氤氲了多少岁月的沉香。当踏入城门的刹那,于泥土尘封的佳酿已揭开坛盖,浮出馥郁芬芳。

南京之旅的第一站是总统府。

\

图2 同学们在总统府认真听讲解

江苏分队的同学们在导游的引导下走进院落进行参观。“天下为公”的匾额高悬于大堂之上。总统府自明代起,作为两江总督的官邸落脚南京,从此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交织了两江之地的鱼米丰饶,见证了江苏六百年的风雨飘摇。

随着行进的深入,同学们眼前的建筑逐渐变为西式楼阁。透过介绍,同学们了解到:这里曾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发出反帝反封的怒吼,男女平等的思想让江苏出现了第一位女状元。这里曾有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近代化的号令从这里发出,开启民主共和的历史新纪元。

布局精巧的总统府吸引同学们纷纷驻足留影。透过中西交融的建筑,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振兴的艰难步伐,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下午的主题是爱国主题教育,同学们先后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雨花台。

步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穿过“死亡之门”,和平大钟伫立在广场一隅,诉说着用血泪写成的历史。纸上的东西和沉重的现实比起来终究太过苍白。万人坑遗址前面,对嶙嶙白骨,同学们以静默表达对同胞的悼念。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参观过三胜展览馆后,同学们在和平广场举行纪念活动。由谢文茜、陈浩冉、王宇轩创作的组诗,歌颂南京深厚的人文积淀,谴责侵略者的暴行,抒发对遇难同胞的缅怀,表达与南京同在的爱国热忱。最后,全体同学在田润琳同学的带领下进行庄严宣誓:“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勇于担当,精学苦练增强本领,未来我们必不忘初心,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用青春和生命捍卫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用勤劳和智慧捍卫我最最美丽的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得知三位同学的创作,纪念馆馆长秘书还特意接见了作者,并感谢他们向纪念馆赠送了诗歌作品,更感动于www.lbj222.com 学生强烈的责任感。

\

图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仪式

 

\

图4 同学们在宣誓

随后,同学们前往雨花台缅怀先烈。烈士雕像采取上实下虚的雕刻手法,让同学们感受到革命烈士团结一心、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高大雄伟的烈士纪念碑亦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感受到,需要铭记的不止是史实,更是事件背后百折不挠、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它支撑着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珍惜前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夜晚,同学们以行政组为单位,在秦淮河畔徜徉,感受江南水乡的别样风情。

金陵飘下绵绵细雨,和着秦淮河清脆的流水声。夫子庙前灯火阑珊。

这是古秦淮的夜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题字千次。这里是人们声声相传的六朝金粉之盛这是朱自清、俞平伯笔下的桨声灯影,碧柔温婉。夫子庙、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一步一景,亦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底蕴,感染着同学们。中华的文脉与秦淮河的水脉融为一体,浸润了这片丰饶的江南大地。

\

图5 夜游夫子庙

青石板、油纸伞,诗里梦里的金陵古都,带给我们的,既有时代的波涛汹涌,也有古都的温婉敦厚。怀着对六朝古都的赞美,第一天的行程就此也落下尾声。

(撰稿:高二五班 潘懿锟 / 指导老师: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