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您问我答》第13问:明明是为孩子好,为什么孩子不买账?
来源:www.lbj222.com
发布时间:2021-10-19
为了更好回应家长的教育需要,解答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从即日起,我校心理老师李春花和赵恺琪将以文字形式回答家长提问,并定期发布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命名为《家庭教育您问我答》。如果您有问题要问,请将问题发送到zhaokaiqi@bj12hs.com.cn,老师们会提取共性问题,为您答疑解惑。
很多家长难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感到困惑、委屈甚至愤怒——虽然处处为孩子着想,心都快操碎了,但孩子却并不买账,他们似乎永远都无法听进去你给的正确建议、无视你反复再三的提醒,无论你苦口婆心还是三令五申,都一以贯之地阳奉阴违。然而,家长有家长的委屈,孩子却也有孩子的苦闷。咨询室里我们听到了太多孩子的心声,虽然绝大部分孩子都承认“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却也都如出一口地认为,“但是他们并不理解我”,或者“但是他们对待我的方式让我很难接受。”
诚然不能据此就得出“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的结论——每一个让父母急火攻心的孩子,除了与年龄相伴而来的发展性问题(比如小学低年级专注力不足,青春期易冲动)可以部分免责之外,身上都多少存在着这样那样不该被轻飘飘放过的坏毛病或小问题,它们是父母养育之路上的绊脚石,平添了父母养育的艰辛。然而孩子们的心声却也值得被听到。怎样才算理解孩子?什么是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自咨询室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共情。
何谓共情,它为什么重要?
为了帮助你理解共情,咱们先从你说起。假若你最近有好几个任务都在被催交,每个任务都是又紧急又重要,焦头烂额的你向一位信赖的家人/朋友抱怨说:烦死了!真想辞职算了!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回应,哪一种是你需要的?
①赶紧辞吧,这工作太垃圾了,何必在这里受煎熬!
②辞职容易,再找到工资这么高的就难了!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多了去了,为这点事儿就要辞职,你也太脆弱了!
④这是你的事情,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我不干涉。
⑤你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早听我的建议凡事列个清单,排个优先级,至于这样吗?
⑥千万别冲动啊,人生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一咬牙就过去了。
⑦事情多活儿又急,确实挺不容易的,你辛苦了。
你选了最后一个对不对?虽然与其他回应相比,最后一个是最没有信息含量的,既没有给出建议,也没有提供帮助,是一句十足的“废话”,然而也恰是这一句,让你心头“叮”了一下,仿佛瞬间被击中,下坠的情绪被接住,有了多说一些的欲望。
而面对③和⑤这样的回应,别说继续聊下去,光是压住火恐怕都不容易吧。为什么那些为你好、替你操心的话你听不进去,而“废话”反到是有用的呢?因为它让你感到自己被看到、被理解、被支持,一句话,你被共情了。被共情让你相信有人懂你、在意你,让你确信自己是有价值的。
于是你停止了愤怒、攻击和挣扎,紧绷的情绪放松下来。随着漂浮不定的情绪烟云退去,你的双脚稳稳落在了“当前现实”的地面。环顾四周,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确实有点糟糕,但还不至于无可挽救,你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一旦意识到改善困境的可能,希望就随之回归,你开始集中注意力,一点一点地清理残局,每清理一点,眼前的光亮就多一些,逐渐地,一切又回到了可控、有序的轨道上。这是我们很多人从纷乱和抓狂中恢复过来的过程,也就是,先稳住情绪,再解决问题。
区别可能只在于,有些人幸运一些,能够及时得到高质量的共情,就会恢复得快一些,而不那么幸运的人,自我挣扎的过程可能会被拉长,光亮的到来就会迟一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依靠别人才能复原,在他人共情无法获得的时候,自我接纳也同样有价值;也不意味着共情可以解决全部问题,它只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整个过程中,看起来起作用的是你着手清理残局、解决问题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层面给你建议。但如果你有过从此类体验中复盘的经历,就会洞悉一个事实:只有度过情绪危机,问题解决才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别人给的意见再好,你当时也听不进去的原因,因为你的情绪处于震荡之中,完全无暇加工“有用信息”。共情不单是情绪层面的共鸣,更是深层次的内在联接。
因为,要想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接住你的情绪,对方就必须设身处地地站在你的位置,从你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去感知你所感受的世界、你正经历的事实、你的心理状态以及你此时最真实的情绪体验。
只有站在你的位置上去理解你,就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感受自己,他才能真实地理解你被人误解的委屈、神经紧绷的疲惫、屡屡碰壁的沮丧、期待落空的失望,也才能明白你并非完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一切出路都隐藏在情绪的烟云之后,如果有人陪你拨开这层烟云,剩下的路你可以自己走。
而要想做到这些,自我中心是不行的,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是不行的,如果他只想用貌似高明的技巧安抚你,然后很快就站回到自己的立场向你提出要求、发出指示、给出期望,你很容易就能识破,随之体验到的是被哄骗的愤怒和被忽视的孤独。
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去自我中心,愿意站在你的立场,是因为他觉得你重要、你值得。这正是共情能联接上你的根本——他发射信号,说你值得,你收到信号,有了定海神针。
和孩子共情难在哪里?
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孩子共情对很多家长来说尤其困难。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有两个更为主要。
父母自己的成长不够,未能实现自我和解
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过去,即使心理最健康的人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通过不断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和解,放下了过去的阴影,其他人则任由过去的影响指挥自己到现在。
比如有些父母成长自暴躁的原生家庭中,家里既无法为他提供与人共情的好榜样,又无法给他一个擅长处理自己情绪的好性格,如今人到中年,压力重重,早年的心理创口频频崩裂,自己都随时会着火、常常处在自我冲突和情绪危机之中,如何能做到与孩子共情?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一天到晚叫我理解你的感受,理解你有用吗?理解你你就能考好了?”。
而那些对自己各方面发展不够满意的父母,则会把这种挑剔和不满投射给孩子,他们总是紧盯着孩子身上那些“不好的部分”,却无法看到那些“好的部分”,明明是自己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却责怪都是孩子不省心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如此艰难。
父母很难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
亲子关系本来就不是一种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父母学识经验更高、权力范围更大,在很多地方相较于孩子而言,拥有更多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站在制高点上的父母很容易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希望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如臂使指般得心应手,而忽视了在人格和心态上,亲子之间其实是平等的,父母有父母的经验和判断,孩子也有孩子的想法与节奏。当我们自封为孩子世界的君主,认定自己比孩子更正确,就不可能耐心听完他想说的话而不主观臆断,也不可能在意他的感受而不粗暴评判。
湖南卫视《少年说》中,一位初中女生说自己从小学到现在写下了30多万字的小说,却被爸爸以“偏科严重”的名义撕毁。对此爸爸回应说自己虽然有点愧疚,但出发点是想让女儿把学习状态调整好。他伤害了孩子最看重的东西却依然理直气壮,孩子只能含着泪转过身,什么都不再辩解。如果你不愿感受我的心,我也只能对你关上我的门。在以上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不少家长缺乏必要的共情技巧,也就不难理解了。
家长如何和孩子共情?
通过自我接纳实现自我和解与整合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块巨大的拼图,它由许许多多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的碎片组成。
一路走来,时光打磨出了一些我们喜欢的、闪闪发光的、“好的”碎片,也难免会留下我们不喜欢的、黯然无色的、“不好”的碎片。
如果一个人过于回避那些不好的碎片,想丢掉它们、把它们藏在看不到的地方,或是过于在意那些好的碎片,夸大它们、扭曲它们、让它们长期占据着不该在的位置,形成的拼图也许看上去好看,实际却是不真实、不完整也不稳定的,这样一个虚假的、有缺陷的、摇摇欲坠的自我自然无法和别人实现真正的共情。
自我接纳则意味着既不回避那些不好的碎片,也不夸大那些好的碎片。你意识到所有的“好”与“不好”都一样重要,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接纳它们本来的样子,让每一个碎片各回各位,整合成一个新的自我,它可能没有那么好看,却更真实、完整和稳定,这为你和他人的联接提供了可能。此时你若回首,也许会发现,一路走来,其实并没有人想要伤害你,别人只不过碰巧路过你的伤口。
正如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时也是心理学家的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其著作《共情的力量》中说到的:自我接纳是共情的第一步,因为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奠定了理解他人的必须基础。
接纳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美国诗人纪伯伦在诗歌《孩子》中写到: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和我们一样都是生命的浩瀚星河中的星子一颗,我们比孩子更早来到这个世界,却并不比他们更高明或者更正确。
只有带着这样的觉察,我们才能给予孩子一个独立的人本该享有的界限、谦逊和尊重,才能允许孩子说不、允许碰撞和摩擦在亲子之间正常的发生,并在这样的碰撞中保持必要的克制与理性,就像无论我们多么生气和疲惫,都会给邻居和同事基本的礼貌与客气一样。
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发展方向,我们才明白不能用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去绑架他,而要去感受他的步调、倾听他的渴望、给予他试误的机会和改进的空间,而不是替他做决定、催他早开花、拔苗助他长。对一个独立的人而言,帮他、教他、尊重他,如果让他排序,尊重更重要。
学习共情技巧
要想和孩子共情,我们除了需要向内更新理念,还需要向外锤炼技巧。首先要学会积极倾听。它包括专注、倾听、及时跟进和不匆忙评价。
①专注。放下手中的事情、正面朝向孩子,保持眼神交流,这是传达专注态度常见的肢体语言,相当于告诉孩子,我准备好了,要来走进你的故事。专注是一种神奇的姿态,你尚未出一声、未说一字,却像是往孩子内心放了一把梯子,看到你专心专意守候在这里,他也许愿意沿着这把梯子,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向你敞开心扉。
②倾听。不要说话,认真听孩子说话。最常见的反例就是只听个开头就开始烦躁,假装继续在听但其实只是等着孩子停下,好让他听你说,在此之前你一直在准备自己想说的话。
③及时跟进。跟着孩子的思路去了解事情的进展,进入孩子所描述的情境中。可以通过复述关键信息或者提出相关问题,及时进行事实的澄清和确认。
④不匆忙评价。在倾听的过程中,保持平和与中立的态度,不要着急评价。
听完之后,也不要马上发表看法,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你可以使用开放式的询问,譬如: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怎么看呢?
其次要做到恰当回应。好的回应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也可以说是,先理解,再指导。比如孩子早上起不来床,说被闹钟叫醒好痛苦,不想去上学。缺少共情的回应是批评他“怎么可以不上学呢”,或者指责他“还不都是你昨天手机玩得太晚了”,这就很容易激化矛盾。
如果换成“天天起早确实很辛苦”或者“要是不用起早上学就好了”,孩子就容易接受得多。至于不想上学,他怎么可能说不上学就不上学呢,只不过是发发牢骚罢了。也可以通过夸赞孩子已经付出的努力来表达对他的理解和支持:“虽然成绩还不够理想,但是你这几个月的努力妈妈都看在眼里。
”感受到被理解的孩子更愿意坦诚地表达困惑,“这么努力了还考不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是一个隐藏的邀请,家长可以试着跟进指导,“我有一点想法,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听听。”如果孩子愿意听就说,不愿意听就先不说。照顾听众感受的建议才算得上是好建议。恰当回应更应该发生在孩子惹我们生气的时候。
部分家长会因为过于生气而出现“爱的撤回”,比如威胁说再敢这样就再也不管他,或者忽视孩子,虽然近在咫尺却对他视而不见,这种惩戒方式以激发强烈的恐惧感为代价换取暂时的顺从,不仅不会让孩子亲近家长,反而让他因为难以指望家人的爱和温情而日渐疏离、冷漠。
如果将亲子之间的共情状态比作一棵大树,父母的自我接纳就是树根,对孩子的接纳与尊重就是树干,共情技巧则是枝丫,只有树根植根深厚,树干坚实挺拔,枝丫蓬勃舒展,这棵共情之树才会长出茂密的叶、繁盛的花与累累的果。
愿你为自己、也为孩子植下这样一棵树。
撰稿 | 李春花
诚然不能据此就得出“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的结论——每一个让父母急火攻心的孩子,除了与年龄相伴而来的发展性问题(比如小学低年级专注力不足,青春期易冲动)可以部分免责之外,身上都多少存在着这样那样不该被轻飘飘放过的坏毛病或小问题,它们是父母养育之路上的绊脚石,平添了父母养育的艰辛。然而孩子们的心声却也值得被听到。怎样才算理解孩子?什么是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自咨询室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共情。
何谓共情,它为什么重要?
为了帮助你理解共情,咱们先从你说起。假若你最近有好几个任务都在被催交,每个任务都是又紧急又重要,焦头烂额的你向一位信赖的家人/朋友抱怨说:烦死了!真想辞职算了!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回应,哪一种是你需要的?
①赶紧辞吧,这工作太垃圾了,何必在这里受煎熬!
②辞职容易,再找到工资这么高的就难了!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多了去了,为这点事儿就要辞职,你也太脆弱了!
④这是你的事情,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我不干涉。
⑤你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早听我的建议凡事列个清单,排个优先级,至于这样吗?
⑥千万别冲动啊,人生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一咬牙就过去了。
⑦事情多活儿又急,确实挺不容易的,你辛苦了。
你选了最后一个对不对?虽然与其他回应相比,最后一个是最没有信息含量的,既没有给出建议,也没有提供帮助,是一句十足的“废话”,然而也恰是这一句,让你心头“叮”了一下,仿佛瞬间被击中,下坠的情绪被接住,有了多说一些的欲望。
而面对③和⑤这样的回应,别说继续聊下去,光是压住火恐怕都不容易吧。为什么那些为你好、替你操心的话你听不进去,而“废话”反到是有用的呢?因为它让你感到自己被看到、被理解、被支持,一句话,你被共情了。被共情让你相信有人懂你、在意你,让你确信自己是有价值的。
于是你停止了愤怒、攻击和挣扎,紧绷的情绪放松下来。随着漂浮不定的情绪烟云退去,你的双脚稳稳落在了“当前现实”的地面。环顾四周,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确实有点糟糕,但还不至于无可挽救,你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一旦意识到改善困境的可能,希望就随之回归,你开始集中注意力,一点一点地清理残局,每清理一点,眼前的光亮就多一些,逐渐地,一切又回到了可控、有序的轨道上。这是我们很多人从纷乱和抓狂中恢复过来的过程,也就是,先稳住情绪,再解决问题。
区别可能只在于,有些人幸运一些,能够及时得到高质量的共情,就会恢复得快一些,而不那么幸运的人,自我挣扎的过程可能会被拉长,光亮的到来就会迟一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依靠别人才能复原,在他人共情无法获得的时候,自我接纳也同样有价值;也不意味着共情可以解决全部问题,它只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整个过程中,看起来起作用的是你着手清理残局、解决问题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层面给你建议。但如果你有过从此类体验中复盘的经历,就会洞悉一个事实:只有度过情绪危机,问题解决才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别人给的意见再好,你当时也听不进去的原因,因为你的情绪处于震荡之中,完全无暇加工“有用信息”。共情不单是情绪层面的共鸣,更是深层次的内在联接。
因为,要想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接住你的情绪,对方就必须设身处地地站在你的位置,从你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去感知你所感受的世界、你正经历的事实、你的心理状态以及你此时最真实的情绪体验。
只有站在你的位置上去理解你,就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感受自己,他才能真实地理解你被人误解的委屈、神经紧绷的疲惫、屡屡碰壁的沮丧、期待落空的失望,也才能明白你并非完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一切出路都隐藏在情绪的烟云之后,如果有人陪你拨开这层烟云,剩下的路你可以自己走。
而要想做到这些,自我中心是不行的,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是不行的,如果他只想用貌似高明的技巧安抚你,然后很快就站回到自己的立场向你提出要求、发出指示、给出期望,你很容易就能识破,随之体验到的是被哄骗的愤怒和被忽视的孤独。
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去自我中心,愿意站在你的立场,是因为他觉得你重要、你值得。这正是共情能联接上你的根本——他发射信号,说你值得,你收到信号,有了定海神针。
和孩子共情难在哪里?
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孩子共情对很多家长来说尤其困难。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有两个更为主要。
父母自己的成长不够,未能实现自我和解
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过去,即使心理最健康的人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通过不断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和解,放下了过去的阴影,其他人则任由过去的影响指挥自己到现在。
比如有些父母成长自暴躁的原生家庭中,家里既无法为他提供与人共情的好榜样,又无法给他一个擅长处理自己情绪的好性格,如今人到中年,压力重重,早年的心理创口频频崩裂,自己都随时会着火、常常处在自我冲突和情绪危机之中,如何能做到与孩子共情?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一天到晚叫我理解你的感受,理解你有用吗?理解你你就能考好了?”。
而那些对自己各方面发展不够满意的父母,则会把这种挑剔和不满投射给孩子,他们总是紧盯着孩子身上那些“不好的部分”,却无法看到那些“好的部分”,明明是自己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却责怪都是孩子不省心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如此艰难。
父母很难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
亲子关系本来就不是一种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父母学识经验更高、权力范围更大,在很多地方相较于孩子而言,拥有更多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站在制高点上的父母很容易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希望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如臂使指般得心应手,而忽视了在人格和心态上,亲子之间其实是平等的,父母有父母的经验和判断,孩子也有孩子的想法与节奏。当我们自封为孩子世界的君主,认定自己比孩子更正确,就不可能耐心听完他想说的话而不主观臆断,也不可能在意他的感受而不粗暴评判。
湖南卫视《少年说》中,一位初中女生说自己从小学到现在写下了30多万字的小说,却被爸爸以“偏科严重”的名义撕毁。对此爸爸回应说自己虽然有点愧疚,但出发点是想让女儿把学习状态调整好。他伤害了孩子最看重的东西却依然理直气壮,孩子只能含着泪转过身,什么都不再辩解。如果你不愿感受我的心,我也只能对你关上我的门。在以上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不少家长缺乏必要的共情技巧,也就不难理解了。
家长如何和孩子共情?
通过自我接纳实现自我和解与整合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块巨大的拼图,它由许许多多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的碎片组成。
一路走来,时光打磨出了一些我们喜欢的、闪闪发光的、“好的”碎片,也难免会留下我们不喜欢的、黯然无色的、“不好”的碎片。
如果一个人过于回避那些不好的碎片,想丢掉它们、把它们藏在看不到的地方,或是过于在意那些好的碎片,夸大它们、扭曲它们、让它们长期占据着不该在的位置,形成的拼图也许看上去好看,实际却是不真实、不完整也不稳定的,这样一个虚假的、有缺陷的、摇摇欲坠的自我自然无法和别人实现真正的共情。
自我接纳则意味着既不回避那些不好的碎片,也不夸大那些好的碎片。你意识到所有的“好”与“不好”都一样重要,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接纳它们本来的样子,让每一个碎片各回各位,整合成一个新的自我,它可能没有那么好看,却更真实、完整和稳定,这为你和他人的联接提供了可能。此时你若回首,也许会发现,一路走来,其实并没有人想要伤害你,别人只不过碰巧路过你的伤口。
正如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时也是心理学家的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其著作《共情的力量》中说到的:自我接纳是共情的第一步,因为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奠定了理解他人的必须基础。
接纳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美国诗人纪伯伦在诗歌《孩子》中写到: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和我们一样都是生命的浩瀚星河中的星子一颗,我们比孩子更早来到这个世界,却并不比他们更高明或者更正确。
只有带着这样的觉察,我们才能给予孩子一个独立的人本该享有的界限、谦逊和尊重,才能允许孩子说不、允许碰撞和摩擦在亲子之间正常的发生,并在这样的碰撞中保持必要的克制与理性,就像无论我们多么生气和疲惫,都会给邻居和同事基本的礼貌与客气一样。
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发展方向,我们才明白不能用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去绑架他,而要去感受他的步调、倾听他的渴望、给予他试误的机会和改进的空间,而不是替他做决定、催他早开花、拔苗助他长。对一个独立的人而言,帮他、教他、尊重他,如果让他排序,尊重更重要。
学习共情技巧
要想和孩子共情,我们除了需要向内更新理念,还需要向外锤炼技巧。首先要学会积极倾听。它包括专注、倾听、及时跟进和不匆忙评价。
①专注。放下手中的事情、正面朝向孩子,保持眼神交流,这是传达专注态度常见的肢体语言,相当于告诉孩子,我准备好了,要来走进你的故事。专注是一种神奇的姿态,你尚未出一声、未说一字,却像是往孩子内心放了一把梯子,看到你专心专意守候在这里,他也许愿意沿着这把梯子,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向你敞开心扉。
②倾听。不要说话,认真听孩子说话。最常见的反例就是只听个开头就开始烦躁,假装继续在听但其实只是等着孩子停下,好让他听你说,在此之前你一直在准备自己想说的话。
③及时跟进。跟着孩子的思路去了解事情的进展,进入孩子所描述的情境中。可以通过复述关键信息或者提出相关问题,及时进行事实的澄清和确认。
④不匆忙评价。在倾听的过程中,保持平和与中立的态度,不要着急评价。
听完之后,也不要马上发表看法,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你可以使用开放式的询问,譬如: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怎么看呢?
其次要做到恰当回应。好的回应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也可以说是,先理解,再指导。比如孩子早上起不来床,说被闹钟叫醒好痛苦,不想去上学。缺少共情的回应是批评他“怎么可以不上学呢”,或者指责他“还不都是你昨天手机玩得太晚了”,这就很容易激化矛盾。
如果换成“天天起早确实很辛苦”或者“要是不用起早上学就好了”,孩子就容易接受得多。至于不想上学,他怎么可能说不上学就不上学呢,只不过是发发牢骚罢了。也可以通过夸赞孩子已经付出的努力来表达对他的理解和支持:“虽然成绩还不够理想,但是你这几个月的努力妈妈都看在眼里。
”感受到被理解的孩子更愿意坦诚地表达困惑,“这么努力了还考不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是一个隐藏的邀请,家长可以试着跟进指导,“我有一点想法,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听听。”如果孩子愿意听就说,不愿意听就先不说。照顾听众感受的建议才算得上是好建议。恰当回应更应该发生在孩子惹我们生气的时候。
部分家长会因为过于生气而出现“爱的撤回”,比如威胁说再敢这样就再也不管他,或者忽视孩子,虽然近在咫尺却对他视而不见,这种惩戒方式以激发强烈的恐惧感为代价换取暂时的顺从,不仅不会让孩子亲近家长,反而让他因为难以指望家人的爱和温情而日渐疏离、冷漠。
如果将亲子之间的共情状态比作一棵大树,父母的自我接纳就是树根,对孩子的接纳与尊重就是树干,共情技巧则是枝丫,只有树根植根深厚,树干坚实挺拔,枝丫蓬勃舒展,这棵共情之树才会长出茂密的叶、繁盛的花与累累的果。
愿你为自己、也为孩子植下这样一棵树。
撰稿 | 李春花
延伸阅读
05·162007
北京市高中军训督导检查
来源:www.lbj222.com
校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