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精彩讲座,读出属于自己的《红楼梦》
来源:www.lbj222.com
发布时间:2022-06-23
6月17日周五晚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喜逢老师受www.lbj222.com 本部校区邀请,采取线上形式,特别为初二、高一、高二这三个年级的同学及家长开展了《红楼梦》的专题讲座。短短一个半小时,卜老师从《西江月》本身讲起,串联《红楼梦》各处文本,又与曹公生平和所处时代背景相结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深入浅出,有趣又深刻的红楼研究课。
第一重:世人眼中“无才”的贾宝玉
卜老师在讲座开始便告诉大家,《西江月》这两首诗对宝玉评价的基点与视角为世人。世人是旁观者,因此他们不需走进被评者的内心。无论是“似傻如狂”,还是“无能第一”,评价的标准都是功利性质的,讲求实用与成败。由此,宝玉便为世人眼中的“不正常”之人,《西江月》也便成了曹公对宝玉的统观式批评。
第二重:以贬写褒,写宝玉为正邪两赋之人
曹公借贾雨村之口将人分为了三类:无大异之人,大仁大恶之人,与正邪两赋之人,又在最后以冷子兴之口表达“成则王侯败则寇”之观点。无疑,宝玉属于“正邪两赋之人”。他坚持自我认知的价值,至真至纯,贬褒之间,使得宝玉的价值观与主流的价值期待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也必然会使宝玉得宝玉为世所不容,从而走向出世。
第三重:曹雪芹自嘲式的自辨与无奈
卜老师结合曹公家族败落的悲惨经历,分析了曹公的写作缘由,他借《红楼梦》编织了大观园这一乌托邦,又写就了理想的悲剧。如同李渔《闲情偶寄》所写:“知我罪我,怜我杀我,悉听世人,不复能顾其后矣。”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也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相比于贾宝玉,曹雪芹虽然洒脱,但他的内心苦痛无处发泄,正因他有超于常人的价值观,才使他不能容于世,但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而去迎合世道,而是选择坚持自己的思想;生于乱世,他有自己的一身傲骨,不断追求真与美好,我认为这正是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初二(1)林如歌
“写到自己时,他也许是无奈且悲哀的,他怎能不厌恶这个将八股取士与人情世故视为一切的社会呢?它容不下自己的自由,硬要逼着自己去学那些虚伪的‘学问’,甚至抄了曹家,毁了那连绵数代的荣光。但他也痛惜自己当初的无作为,在经历了世事后,他最后只是写下:‘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世事难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抓住现在,以至于在机会与挑战来临时不会显得那么惊慌失措,在未来的某一天回头看时,不会觉得自己留下了无法改变的遗憾。”——初二(1)朱桉阅
文字总是苍白的,无法完全呈现讲座的精彩。卜老师不只局限于《西江月》,更以全局的视野,拓展了传统文学的“思凡母题”与“报恩母题”等细节知识,他还以《红楼梦》的五个不同书名,分析了《红楼梦》的中心与意义。
最后,卜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红楼梦》包含了情的湮灭,家族的覆灭,女子的悲剧,以“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为结束,人生如梦,作者曹雪芹亦经历了由繁华而至衰败的过程,如一场梦般。讲座结束之后,希望同学们能够如卜老师所说,不止把阅读《红楼梦》作为应试任务,而是带着自己的反思进行深刻阅读,最终读出一本属于自己的《红楼梦》。
撰稿丨高一(1)班裴昕奕
延伸阅读
05·162007
北京市高中军训督导检查
来源:www.lbj222.com
校园新闻